理大畢業生設計「革新」隔離營 改住棚屋望海景 房內配備瑜伽毯

撰文:廖文謙
出版:更新:

過往部分檢疫中心的環境及膳食為人垢病,隔離14日被嘲猶如「軟禁坐監」。有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學生,以大澳棚屋為藍本,設計新式隔離營,建築既採用防菌及發光物料,房間也配備折疊式地毯等,供住客做瑜伽及冥想,冀改善隔離營生活,更讓住客有身心靈發展。概念作品將於月底在校內展出。

Stefanie(左)、Steven(中)及Jin(右)為設計該棚屋的其中三位同學。(廖文謙攝)

棚屋概念隔離營 選址大嶼山以北島嶼

理大新一屆設計展於7月初至7月31日舉行,以實體及虛擬方式供公眾參觀。其中一個畢業展品「革新」隔離營,概念棚屋選址大嶼山以北、名為「小磨刀」的島嶼,設有接送旅客的碼頭。

項目隊隊成員之一、理大環境及室內設計學四年級學生Steven形容,「小磨刀」的環境清靜,為住客提供海景景觀,加上鄰近國際機場,方便抵港旅客到檢疫隔離。他指,隔壁營住所的建築,選用防菌及發光的物料,並參考了大澳棚屋的結構,設置兩類型的屋舍,分別可提供1人及2人房間,以照顧不同家庭的需要。

增隔離營體驗 可調房內燈光的顏色

至於隔離營房間的設計,理大產品設計學四年級生Jin表示,團隊曾做問卷調查,發現檢疫酒店的生活方式存在不少問題,包括室內環境欠佳、缺乏多元化活動、經常使用塑膠用具等,故棚屋設計重視為住客提供個人化的用家體驗。

他舉例,住客可根據自己的喜好和心情,透過應用程式調教房內燈光的顏色,以進行有益身心的色光療法。另外,住客亦可利用房內提供的物品,如可折疊式地毯和跳繩的繩子,做瑜伽、冥想及運動等。

他續指,住客同樣可透過應用程式叫外賣,其中盛載食物的容器由竹、再生膠及防菌物料製造,可安全地重複使用,避免造成大量塑膠廢物。團隊期望,棚屋不僅能發揮到隔離作用,也令受檢疫的住客身心靈更加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