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鑽開(左二)與研究團隊研發結構熱裝甲,破解因為「萊頓弗羅斯特效應」而帶來的液體冷卻失效難題。
◆ 受「萊頓弗羅斯特效應」的影響,燒紅了的超高溫表面上的水珠(紫圈示)被蒸氣層阻隔傳熱,完好無損地在表面懸浮滾動。城大片段截圖
◆ 研究團隊向1,000℃的超高溫表面持續滴下水滴,受「萊頓弗羅斯特效應」影響,冷卻效能大幅下降;配備熱裝甲後,水滴能快速吸熱蒸發幫助降溫。各圖分別為開始滴水0秒、5秒、10秒及15秒情況。《自然》片段截圖
熱裝甲基本結構及運作原理

瞬間帶走熱能 液體冷卻應用溫度有效提升至逾千二度

人類文明不斷進步,在過去千百年間,在不同科學領域上均取得重大突破。然而,在大自然無盡奧妙面前,縱使一代代科學家傾畢生之力,仍始終遺下不少難以完全解釋的謎題與現象,要待後來者在知識探索的跑道上接棒,帶來突破。

當前,全球迎來科技熱潮,佔地雖小但具備深厚科研實力的香港,近年先後有多名科研人員以其科學素養與創新靈感,成功拆解困擾科學界數以百年計的艱深問題,在科學發展的長河中創出驚人成就。香港文匯報由今日開始推出系列報道,帶領讀者跟隨香港科學家走進材料熱能、天文宇宙、流體介面的世界,了解他們如何發揮「香港智慧」,破解及進一步探索一個又一個世紀科學謎團。

有沒有想過,一滴未被蒸發掉的水珠,竟然可以成為引起核電廠爆炸的「元兇」?這是因為,當液體接觸到溫度遠超其沸點的固體表面時,會在瞬間出現「萊頓弗羅斯特效應(Leidenfrost Effect)」,阻礙水接觸高溫表面並大幅降低其冷卻效能,有機會導致核反應堆過熱從而產生爆炸。事實上,這個現象亦嚴重威脅各項涉及超高溫冷卻的工業生產流程。

面對這個有逾260年歷史、切身卻又難纏的科學難題,香港理工大學協理副校長(研究及創新)及機械工程學系講座教授王鑽開領導的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出結構熱裝甲,藉快速引導水分吸熱蒸發同時疏導排出蒸氣,有效將液體冷卻的應用溫度大幅提升至1,200℃以上,為需要在超高溫環境下進行高效液體冷卻的領域及行業帶來佳音。本集讓我們一窺究竟,了解其熱裝甲如何突破被視為「不可能」的界限,破解困擾物理學界逾兩世紀的科學謎題。 ◆香港文匯報記者 鍾健文

水,是人類社會最重要的冷卻劑,一塊高溫燒紅了的鐵放進水中,「滋」一聲就會快速降溫。不過,有關的冷卻方式原來面對着重大局限。

日常生活中,如把水珠滴在稍高過其沸點(100℃)的滾燙熱鍋上,水珠會迅速沸騰及蒸發,但若熱鍋的溫度過高,遠超水的沸點,如達到350℃以上,剛滴下的水珠與熱鍋的超高溫表面之間會瞬間產生絕熱(thermal insulating)的蒸氣層,令水珠完好無損地在熱鍋表面懸浮並四處滾動,同時會因為阻斷固液接觸(liquid-solid contact)而顯著降低傳熱效能,甚至令液體對高溫表面的冷卻失效。

1756年,德國醫生約翰·戈特洛布·萊頓弗羅斯特首次詳細描述有關物理現象,亦因此而被稱為「萊頓弗羅斯特效應」。這個冷卻失效的問題,在過去266年來一直困擾科學界。今年,王鑽開團隊的創新發明,終於成功將之破解。

王鑽開在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介紹,其團隊建構了一種由多層物料複合而成的結構熱裝甲(structured thermal armour),整體由貫穿和具高導熱性的鋼柱體支撐以作快速傳熱,而中層嵌有以納米二氧化矽纖維製成的超親水絕熱多孔薄膜,可以抵受1,200℃高溫,以快速吸收水分至鋼柱受熱蒸發,在底層由薄膜與鋼柱體構成的U型通道則用作及時排出蒸氣。

適用溫度無上限 看材料耐熱極限

他將熱裝甲散熱原理比喻為疏導交通:「這就像把人群集中起來,然後經地鐵送走,既能夠保障地面交通暢順(吸住液體帶走熱能),又可以有效把人群(蒸氣)經地下管道傳送,完全解決了地面和地下的交通擠塞(傳熱散熱效能極低)問題。」

王鑽開進一步解釋,結構熱裝甲所使用的物料,彼此具有相反的熱學特性及多層級拓撲結構,巧妙地實現了無阻礙的快速熱傳導,透過蒸發將液體中的熱能散走,加上液體在極端高溫下也發生一般不會出現的超浸潤(superwetting)現象,可完全被薄膜所吸收,從而被蒸發。

他續說,是次研究發現,即使在1,200℃極端高溫下(理論上沒有上限,取決於材料的耐熱極限),結構熱裝甲仍能完全抑制「萊頓弗羅斯特效應」,同時保持高效、可控的冷卻性能。

水珠蒸發僅需0.33秒

王鑽開的團隊又進行了對照實驗,把水珠分別滴在同樣達1,000℃的結構熱裝甲及無薄膜或無管道的結構樣本上,結果顯示,水珠落在既有薄膜又有管道的結構熱裝甲表面後,將完全被薄膜吸收並於0.33秒內蒸發,而水珠蒸發的所需時間比落在無薄膜或無管道的樣本表面上快約50倍,說明熱能可以迅速被帶走,讓表面極速冷卻。

王鑽開在今年11月加入理大,有關研究為他任職香港城市大學時完成,由他與法國和內地的學者共同領導,城大兩名研究人員為第一作者,今年較早時在權威學術期刊《自然》發表,廣受國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