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科線

港聞

上一篇

理大「移動測量背包」 舊樓3D模型一掃即繪

【明報專訊】工程界正提倡以「建築信息模擬」(BIM)技術製作3D模型整合工程設計及施工圖等,政府2018年起規定3000萬元以上工務工程項目須採用BIM技術,惟一般舊樓目前仍只有平面圖。理工大學智慧城市研究院團隊研發出「三維移動測圖系統」,以背包形式設計,可於室內外、地下環境等作靈活及快速的數據收集,測繪3D模型。該院院長史文中稱,系統具應用潛力,例如為舊樓構建室內3D模型後,可用於火災模擬逃生路徑規劃。

傳統測圖要「擺陣」 新法窄路亦可測

傳統測繪3D模型要封路「擺陣」,利用儀器定點反覆測量收集數據。理大智慧城市研究院團隊獲創新及科技基金撥600萬元,研發出「三維移動測圖系統」,以背包形式設計,備有光學雷達(LiDAR)、光學攝影機等感應器,輕便易攜,可實時獲取建築物三維數據。

精度厘米級 能偵測喉管灑水器

理大智慧城市研究院長史文中說,系統主要以雷射信號的反射強度測量,有效掃描範圍為100米,可將肉眼可見的物體繪成3D模型,精度達厘米級。他以室內測繪為例,稱系統除偵測到牆身,亦可憑不同材質反射回來信號的強弱,自動識別門、窗,較細微的如天花板上的灑水裝置、外露的喉管等都測量到。

可助維修管理 規劃逃生路徑

史文中稱,系統具應用潛力,例如部分舊樓沒電梯、室內環境複雜,用家可攜同系統爬樓梯、走進狹窄環境,測繪3D模型,該模型可用於維修及管理,甚至規劃逃生路徑。

政府現正於建造業推廣利用「組裝合成」建築法(MiC),先製造組件再運送到工地組裝。史文中透露,他們亦正與建造業議會合作,利用測圖系統背包先於狹窄路段測量,為組件的運輸規劃最佳路線,避免因組件太大無法通過。

除「三維移動測圖系統」,理大智慧城市研究院及「智慧城市與空間大數據分析實驗室」亦研發多個結合地理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及其他數據的解決方案,例如正支援土木工程處的人工智能滑坡識別系統、利用疫情數據開發的新冠病毒發病風險時空預測等。

明報記者

相關字詞﹕3D模型 建築信息模擬 智慧城市 香港理工大學 理大 創科線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