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女子在防騙講座現身說法,講述被騙經過。 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蕭澤頤(前排左四)、陳楓(前排右四)、王偉明(前排左二)、滕錦光教授(前排左三)與一眾嘉賓合照。
◆出席防騙講座內地生踴躍到警方攤位諮詢及領取宣傳品。 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受害人即場分享被「洗腦」經歷 信港警可靠終斷絕騙徒糾纏

「假冒官員」電騙案持續上升,來香港讀書的內地學生是其中一個較大受害群體,去年有315宗內地生被騙個案,涉及的損失合共逾1.4億港元。為加深內地生對騙術的認識及為增強防騙提高警覺性及敏銳度,警方和中聯辦警聯部、香港理工大學昨日聯合舉辦主題為「小心騙徒,做個精明大專生」的防騙講座,向來自12間本港大專院校約千名內地生拆解騙術和應對技巧。有受害人即場分享了自己被騙徒「洗腦」的經歷,呼籲同學相信香港警方。為配合內地生喜歡的平台及反騙語言風格,警方昨日亦在小紅書推出名為「不吃虧的港漂」賬號(xhslink.com/AVqgBn),定期發布防騙信息和應對騙案方法。

◆香港文匯報記者 蕭景源

警務處處長蕭澤頤、中聯辦警聯部部長陳楓、中聯辦教育科技部部長王偉明、香港理工大學校長滕錦光教授昨日上午出席了是次講座。1,000名就讀香港14所大專院校的內地學生出席講座。出席是次講座的部分同學會被委任為警方的「反詐宣傳大使」,協助警方傳播防騙信息,讓內地學生、家人、親友知道防騙信息的內容。

有內地生曾被騙財數百萬

蕭澤頤致辭指出,2022年,香港有近2.8萬宗詐騙案,佔所有罪案四成,騙款達48億港元。近年,內地來港求學的大學生成為騙徒的主要目標之一,有受害人曾被騙去數百萬元,希望透過今次講座和受害人的分享,將防騙信息帶給每一位同學,避免成為下一個受害人。

講座分為三個環節,包括:一、反詐騙協調中心講解電話騙案常見手法及由電話騙案受害人親身分享經歷;二、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人員主講求職騙案及裸聊騙案的手法及防範建議;三、財富情報及調查科代表介紹洗黑錢陷阱。講座上播放了由廣東省公安廳拍攝的反騙影片,提醒學生內地公安不會到香港抓人,更不會透過電話收取保證金。

在港讀書時曾遇騙的張女士現場分享了自己的經歷:當年她接到陌生人來電,稱其身份證被盜用開了一張銀行卡,並清洗贓款70萬元。她當時感到恐懼、無法思考。其後,騙徒由「壓迫」轉為「幫她」的語氣,聲稱知道她是學生,但由於是嫌疑犯需接受審查,叫她可繳交保證金以便「保持自由」,又查問她賬戶有多少錢,然後要她將56萬元轉到香港的戶口,並透過手機轉賬至騙徒的私人賬戶。幸對方戶口屬「風險賬戶」,她的轉賬被銀行凍結並通知警方。

翌日,騙徒再給她另一個賬戶轉款,但香港警員主動與她聯絡,告訴她受騙及帶到大埔警署作筆錄。張女士說,她當時仍很迷惘,因為騙徒一直混淆視聽,向她灌輸不要信香港警察的信息,因為港警「不靠譜」、「有臥底」,她一時間「不知道該相信誰」。當騙徒第三次與她聯絡,警方反詐騙協調中心警員又再勸阻她,最終她被港警的誠懇打動,最終選擇相信香港警方,斷絕和騙徒電話對話。

學生盼宣傳採內地生語言風格

有與會的學生建議警方,警方宣傳手法應增加「親和性」,和內地生拉近距離感,例如多用內地生的語言風格,令他們更易接受和信任警方的信息,避免受害人被騙徒「洗腦」時意志不堅定。有學生則希望警方採用內地生較常用的社交平台,如抖音或快搜等,在線上線下舉辦更多反騙講座,讓更多內地生關注騙局。

在講座後,有反詐騙協調中心、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財富情報及調查科、公共關係部及各總區防止罪案組設立的攤位,為大專生提供面對面諮詢服務及派發防騙宣傳品。警方重申,學生如見到來電號碼,不要接聽,如覺得對方所講涉詐騙,就要立即掛線,如有懷疑和不明白,可致電反詐騙協調中心24小時熱線18222查詢。